清复成修,周绍銮、胡元翔纂。复成,满洲正白旗人,同治七年(1868)署新宁县知县。周绍銮,成都举人,复成幕友。胡元翔,山阴(今绍兴)监生,国学生,复成幕友。
据复成《序》曰:“新邑俨然百里,沿革屡更。其旧乘创于前令窦君樗邮,增于周君握兰,而黄君七庵,复加重辑。迨同治纪元遭滇匪乱,版籍悉毁,遂无所考。戊辰冬,余奉檄权邑事,下车后索观邑志弗得,询悉其由,于绅耆家辗转搜罗,获旧本六卷,克假寓目,硕果之存,重可虑也。且自道光乙未重修后,迄今三十余载。其间城池之增建,衙署之废兴,祀典之升加,职官之代继,赋课之充裕,户口之繁滋,学校之更章,文物之美备,固多所考益,兼迭遭兵燹,蜀难甫平,邑之忠义士庶,贞烈妇女,颇不乏人,尤宜扬阐。使不急为搜辑重梓,戕时愈久,而事愈湮,前无所稽,后无所鉴,其何以广风化而敷治理?夫兴观有自易俗之权,文献无征,有司之耻。爰集邑人士共相商榷分任搜讨,延幕友周敬舆主政,胡伯槐上舍以主纂修,余于听政之余,参互考订,阙者补之,讹者正之,付诸剞劂五阅月而告成,益以景图,改卷为八,较旧志十增其四,非敢以举废自矜,亦聊继前贤之志。备輶轩之采,使一邑疆舆山川,风土人物,可开卷而载之,不至于沧灭耳。”盖复成以旧志刊行相去又历三十余载,其间城池衙署、职官赋税、学校户口等诸多变迁,不可失其记载,遂延绍銮、元翔二幕友总其事,依道光旧志例而续修之,同治八年成书付梓。
此志分十门二十九目附十三目,约10万字。续增史料不多,艺文中编入绍銮、元翔的诗赋各数首(篇)。人物门之忠义增入同治元年云南李永和、蓝大顺率农民起义军攻陷新宁城时本邑官民死者事略和名册四百余人。是役中知县国澍等人城破后战死。其他门类仅是城池官署之修复(同治元年战争损毁者),关隘寨堡之建筑(以寨堡记述较详)等内容,尚有一定史料价值。
今存同治八年(1869)刻本和传抄本。